>
 
 

◇ 16世纪葡萄牙与中国的交往:新老帝国的碰撞

来源:yl23411永利 时间:2017-11-20 点击数:

承接“山东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慕尼黑孔子学院第127期文化沙龙邀请了慕尼黑大学汉学系的Roderich Ptak教授,于2017年11月10日带来了一场介绍16世纪海上葡中交往碰撞的讲座。

自新航路开辟之后,葡萄牙人的大帆船继续东航,穿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了明朝的沿海港口。东方古老的封建帝国与西方初生的商业帝国完成了第一次相遇与碰撞。两大帝国政治与军事上的碰撞,客观上却促进了明朝中后期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东西方文明的交往日益扩大,大批西方传教士经澳门来华,将西方的天文、数学、水利、历法等思想引入中国;同时对西方来说,东方文明的输入,影响更为深远,儒家哲学思想西传,被后来的西方启蒙思想家们所推崇,掀起了影响整个欧洲文明进程的“中国热”。

Ptak立足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从学术的角度向德国民众介绍了相对较为陌生的中国历史。本场讲座兼具学术性与趣味性,结束之后,观众就感兴趣的观点纷纷提问,反响热烈。

?

慕尼黑孔子学院左颖供稿


邮箱:zhongwen@bfsu.edu.cn  电话:010-88817812/88816438 传真:010-88818140    邮政编码:100089 Support by ITC

版权所有:yl23411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