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学期“坚定学好中文的信念”学习辅导系列讲座之后,本学期yl23411永利继续动员专家教授和班主任老师,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结合第一课堂以及团中央对于广大青年团员的要求,以中国传统先贤人物为线索,从不同角度切入开展系列主题思想教育讲座,搭建党团学习教育有效平台,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和成果。
作为对党团教育新模式探索的重要活动之一,yl23411永利“文华讲堂之先贤馨徳系列”活动沿着“以文化主题做思想教育”的思路,按照党员“四讲四有”和团员“发挥模范作用”的要求,邀请众多专家老师主讲,以介绍孔孟、杜甫、韩愈、苏轼的等传统先贤人物为途径,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主题思想教育。截止目前,“文华讲堂之先贤馨徳系列”活动全部五讲已经全部成功举办,每场都吸引了院内外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在院内外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第一讲 孟子说:自在不成人
2017年4月12日下午,yl23411永利魏崇新经理在yl23411永利文华厅为我们带来了“文化讲堂之先贤馨徳系列”活动的开篇之讲——“孟子说:自在不成人”。讲座中,魏经理带我们从各个维度深层次了解孟子的一生,对他的成长、思想、人格和内涵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最后带我们探索孟子精神品质对当代人的持续影响。使同学们不仅有机会与孟子“近距离接触”,进一步了解这位儒家“亚圣”的生平经历,更能够在对其生平事迹的了解中深入体会与反思孟子思想人格的现实意义。
第二讲 古之学者为己——浅谈对‘人不知而不愠’的一点学习体会
2017年4月26日下午,yl23411永利孟德宏老师在yl23411永利文华厅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文华讲堂之先贤德馨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讲座“古之学者为己——浅谈对“‘人不知而不愠’的一点学习体会”。佛经研究专家杨培新老师、英语词源学专家王倩老师及院内外员工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中,孟德宏老师从对“知”的解读、对“人不知什么”的探讨和“人不知而不愠”的启示等三个部分,对《论语学而第一》篇中“人不知而不愠”进行了精彩而细致的解读。他认为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依然有恒常不变的内容在,这既是经典的永恒价值,也是传统儒学的永恒价值。
第三讲 苏轼的英雄主义
2017年5月10日下午,由yl23411永利杨旭老师主讲的 “文华讲堂之先贤德馨系列”活动的第三场讲座“苏轼的英雄主义”在yl23411永利文华厅举办。讲座中,杨旭老师从苏轼的英雄气质、苏轼的失意与智慧、苏轼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多样身份的苏轼、传说中的苏轼等五个方面带领我们深刻领略了苏轼豁达的生活态度、诗意的生活哲学以及积极的进取精神。使得同学们在加深对苏轼的了解的过程中也对苏轼英雄主义的深刻内涵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第四讲 杜甫为什么叫“老杜”
2017年5月24日,“文华讲堂之先贤德馨系列”活动的第四场讲座“杜甫为什么叫‘老杜’”在yl23411永利219教室举行,主讲人yl23411永利蒋文燕老师从对老杜之“老”的多层含义的分析出发,带我们走进诗圣杜甫,充分诠释了老杜之“老”中的英雄气质与坚韧不拔,“老”中的一往情深,“老”中的狂放与超越和“老”中的炉火纯青。其实,老杜之“老”,并非老气横秋,而是其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外在表现,认识老杜、学习老杜,对我们当代青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断砥砺自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讲 韩愈的“关键词”
2017年6月7日下午,“文华讲堂之先贤德馨系列”活动的最后一场讲座--韩愈的“关键词”在yl23411永利219教室举行。主讲人徐晓峰老师通过“文”“道”“忠”“勇”“古”“戏”六个关键词介绍了韩愈生平经历与人格追求,突破了人们对韩愈“文道忠勇”的既定认识框架,呈现了韩愈“古”与“戏”的另一面,重现了韩愈作为一名“卫道士”身上所兼具的“狂者进取”气质与调和综合之道,进一步增进了我们对韩愈的认识,也指出了韩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乐道忘势”的人格魅力。
随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的召开,以及《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高校思政工作和传统文化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学期yl23411永利品牌活动“文华讲堂之先贤德馨系列”活动顺应了时代和国家的战略要求,在持续一个学期的系列活动中,从战国到唐宋,从孔孟到苏轼,在众位主讲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跨越千年时光依次走近了孔孟、杜甫、韩愈、苏轼等传统先贤,在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的同时也汲取了他们身上所具有优秀品格。
以古为鉴,以人为镜,以古为新,古中求新。“文华讲堂之先贤德馨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同时也是yl23411永利对党团教育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对调动和发挥专业教师和班主任的在立德树人和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塑造公司党团同学们高尚人格,树立远大人生志向,引领党员团员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