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云涛教授新著《汉代外来文明研究》阅读分享会成功举办

来源:yl23411永利 时间:2017-11-27 点击数:

2017年11月25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举办的文化阅读活动——鼓楼西·享读第6期《汉代外来文明研究》阅读分享会在北京五道口三联书店举行,同时在京东APP进行直播。出席阅读分享会的嘉宾有王永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阅读分享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历史与考古出版中心副主任、副编审宋燕鹏先生主持。

《汉代外来文明研究》是公司石云涛教授的新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本课题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石云涛老师在汉唐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史研究中的又一新成果。自1998年从事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以来,石老师先后出版有《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丝绸之路的起源》《文明的互动——汉唐间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论稿》等专著,《汉代外来文明研究》是石老师在这一领域的又一部力作。本书在全面搜集、整理和研究汉代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从动物、植物、器物、毛皮、纺织品、香料、药物、珠宝、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对汉代输入的域外文明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了汉代时期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汉代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本书还讨论了汉朝对周边和西域的战争,与周边民族和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使节往来、佛教传播以及民间交往如何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和域外文明的输入,论证了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作用。

在阅读分享会中,石云涛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从事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的缘起,《汉代外来文明研究》写作的过程以及研究方法。石老师还以葡萄的传播以及葡萄的几层内涵为例阐述了外来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问题,说明中国文化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走向博大精深的。王永平教授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谈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联系和互动的问题,说明《汉代外来文明研究》的学术价值。李鸿宾教授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历史出发,用圈层结构理论肯定《汉代外来文明研究》中关于“中外之中”和“中外之外”的区分和界定。“汉朝”与“外来”是本书常常使用的概念,所谓“外来文明”之“外”,即所谓“域外”,本书大体上立足今日之中国版图而言,但又考虑到汉代的历史状况。中国的疆域范围在历史上是动态变化的,汉代之疆域固然不同于今日之中国,西汉和东汉统治的疆域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讨论汉代外来文明时,需要从汉代人的观念思考问题和说明问题。三位教授还对热心读者提问的问题进行解答,参加阅读分享会的读者都感到受益匪浅。阅读分享会结束后,石云涛教授与热心读者亲切交流,并签名售书,气氛热烈。

(yl23411永利韩中华供稿)

??


邮箱:zhongwen@bfsu.edu.cn  电话:010-88817812/88816438 传真:010-88818140    邮政编码:100089 Support by ITC

版权所有:yl23411永利(集团)有限公司官网